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7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377篇
口腔科学   198篇
临床医学   505篇
内科学   551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244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97篇
综合类   717篇
预防医学   294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762篇
  5篇
中国医学   570篇
肿瘤学   1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谢忠礼  翟振兴  轩丽勇 《中医学报》2016,(11):1726-1729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额叶、海马区神经元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中医疏理气机法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神经端粒机制。方法:SD雌性1月龄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小柴胡汤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怀牛膝组、四物汤组、黄芪建中汤组、人参组、帕罗西汀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刺激,造成动物的慢性疲劳状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端粒酶活性变化,用Southern Blotting法研究端粒长度变化。结果:1海马端粒酶活性变化:与对照组比较,除加味四逆散组外,其余各组均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怀牛膝组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外,其余各组均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2额叶端粒酶活性变化:与对照组比较,除加味四逆散组和小柴胡汤组外,其余各组均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怀牛膝组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外,其余各组均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3海马端粒长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除加味四逆散组外,其余各组端粒长度均缩短,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怀牛膝组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外,其余各组端粒长度均延长,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4额叶端粒长度:与对照组比较,除加味四逆散组外,其余各组端粒长度均缩短,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怀牛膝组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外,其余各组端粒长度均延长,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慢性应激能诱发大鼠慢性疲劳状态,降低额叶区、海马区的端粒酶活性,缩短端粒长度。加味四逆散、小柴胡汤、四物汤、黄芪建中汤和人参可不同程度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疲劳症状,其中以加味四逆散和小柴胡汤较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额叶和海马区的端粒酶活性及保护端粒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92.
Background: Colorectal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ies in humans. About 20% of the cancer incidence was attributed to infectious agents highligh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fectious ag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s. It has been suspected that Cryptosporidium spp. infection may be correlated with colon adenocarcinoma.  Aim: investigate the percentage of cryptosporidiosis among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Subjects: 100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lexandria University. Methods: Fresh stool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homogenized and examined using direct wet mount and by permanent staining of faecal smears using Modified ZN staining. Molecular detection by PCR amplification of Cryptosporidium COWP gene. Results: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32.5%, 42.5%) tested positive by MZN and ELISA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only 3.3% and 5% of positive MZN and ELISA among control group. Also, positive PCR was detected among higher propor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47.5%) and only 5% of control group. Odds of colorectal cancer is 19 times among positive cases of Cryptosporidium by PCR than those without proven infection by PCR (OR 19.12; 95% CI 4.82-75.99). Comparison of the assessment of Cryptosporidium infection made by two techniques produces a kappa value of 0.770, and .759 respectively between NZN, ELISA and PCR as a gold standard, suggesting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techniques and PCR. This value of kappa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 K.770, p<0.001 for MZN and K.759, p<.001 for ELISA. Specificity of MZN (100%) is higher than that of ELISA (96.2%) and both reported higher specificity than sensitivity denoting that both tests are good positive to rule in the presence of infection at 40% prevalence. Conclusion: Cryptosporidium infec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cancer colon patients reinforcing that it might be considered as a likely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cancer colon.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采用改良分次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家兔肌腱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出家兔髌腱组织,分别运用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和酶消化后低密度稀释接种法进行分离、培养、传代,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并绘制两种方法的生长曲线,通过流式细胞鉴定仪检测肌腱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的表达,取P3-P4代肌腱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并鉴定。结果  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较酶消化后低密度稀释接种法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形态均一,杂质细胞少。分离出的肌腱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90、CD44呈阳性,而CD34、CD14呈阴性,证实之前分离的细胞为肌腱干细胞。鉴定出肌腱干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分化能力。结论  采用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兔肌腱干细胞简单易行,肌腱干细胞生长及传代速度可观,活性良好,纯度较高。另外,肌腱干细胞的成功分离培养,也为肌腱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接受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n=40,对照组)和序贯治疗组(n=43),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序贯治疗组术前80 mg/d,术后40 mg/d,3个月后20 mg/d.观察术前及术后2、4、6、8、10、12、14 h IMA,术中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序贯治疗组PCI术后血清IMA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组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明显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可显著改善急症PCI患者心肌缺血,对心肌起主要保护作用,并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使用加味通窍活血汤联合耳穴灸压治疗轻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姜堰中医院脑外科收治的7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耳穴灸压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Barthel和MMSE评分方面比较,t值分别为6.284,7.032,5.261和7.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效率比较,χ2值为0.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χ2值为1.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通窍活血汤联合耳穴灸压治疗轻型颅脑损伤,能显著改善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6.
董宇 《中外医疗》2016,(19):75-77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而针对对照组所实施的治疗方法为传统的根治手术治疗;结合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69.59±10.2)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6.32±20.54)min,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73.25±38.45)h、(81.12±40.12)h;平均住院时间较短,根据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淋巴清扫个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根治术,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保乳手术+放疗与改良根治术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与抑癌基因PTEN、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变化关系。方法:连续选择我院DCIS患者中50例选择保乳手术+放疗,50例选择改良根治术,比较术后1年PTEN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1年和3年的局部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的差异性。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的PTEN和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保乳手术+放疗组PTEN表达上调,Survivin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根治术组变化不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的1年和3年的局部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乳手术+放疗组的3年转移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保乳手术+放疗治疗DCIS的效果不劣于改良根治术,降低转移率的机制可能与上调PTEN、下调Surviv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4、IFN-γ和IL-8表达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方法将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参附姜苓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氨茶碱缓释片联合酮替芬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采集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静脉血,经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4、IFN-γ和IL-8表达水平。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血清IL-4和IL-8表达显著降低(P<0.01),IFN-γ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IL-4、IL-8和IFN-γ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IFN-γ的表达和抑制IL-4和IL-8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服用加味柴胡疏肝散,对照组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及多潘立酮片剂,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胃电频率与幅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的胃电频率及幅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提高胃电频率和幅值,增加胃动力,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比较经阴道改良盆底重建术中切除子宫与保留子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2013年在我院接受经阴道改良盆底重建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切除子宫组(concomitant hysterectomy group,CH)71例,保留子宫组(uterus conservation group,UC)53例.比较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参数;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评估患者术前的脱垂情况及术后的手术效果;以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short form7,PFIQ-7)、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相关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 short form 20,PFDI-20)评价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POP-Q值及POP-Q分期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后PFIQ-7和PFDI-20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术后以上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有性生活的UC组9例和CH组8例;两组术后PISQ-12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改良盆底功能重建术中选择保留子宫不影响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